浪漫言情小说手机站 > 喜遇郎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第 1 页

 

  楔子

  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舒琳

  谢天谢地!

  舒琳最最最讨厌的冬天终于过去了。

  想来真是现世报,之前舒琳才说今年冬天该冷却不冷,怪异非常,这话才说没多久 ,寒流便一波按着一波来袭,冻得舒琳四肢僵硬,连脑袋瓜都不灵光了。

  所以,处于冬眠状态的舒琳写这本(喜遇郎君)时也就异常辛苦了。(别误会,舒琳 的生肖不属蛇,那属什么呢?嗯……不告诉你!)在这让人冷得直打哆唆的季节里,舒 琳只想舒舒服服地待在暖呼呼的被窝里,睡觉也好,发呆也罢,总之,就是不想在只有 十度左右的气温下,待在电脑前。

  看来,舒琳前辈子可能住在非洲,再怎么热都不怕(反正有冷气吹),但气温一降到 十度左右,舒琳就不行了。

  可是天气再寒冷,舒琳还是得吃饭哪。

  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舒琳只能无视全身细胞尖叫着不要离开温暖的被窝,用最大 的意志力坐在冷冰冰的电脑前边发抖,边绞着全是豆花的脑袋瓜,努力地写出一字一句 。

  不过,舒琳认为不管什么类型的书都有它正面的意义,就看你有多少智慧去寻找和 判断出每本书的价值所在了,所以什么年纪看什么书可是很重要的。

  一书在手其乐无穷,希望各位亲亲读者多看书(这当然也包括舒琳的小说啰),所谓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到用 时方恨少”。

  闲聊到这里,舒琳该谈谈正题了。

  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舒琳在这本《喜遇郎君》里,就是想和亲亲读者分享这种感觉。

  “时间”往往是治愈伤口的最佳良药,但舒琳认为若能再加上“爱”和“原谅”, 那么再大的伤痕也会被抚平进而消失不见。

  另外,红尘俗世里诱人堕入黑暗深渊的因素很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下场都满 惨的,所以时时自持自省是很重要的……呢,有点严肃?那听听就好。

  好了,这回就此打住,下次再闲磕牙了。

  拜拜!

  楔子

  当最后一抹夕阳余晖逝去时,背着一大捆干柴的王祥,顶着飕飕寒风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头点缀着些许风霜的头发、脸上深刻的岁月痕迹伴着随风飘扬的胡须,让人一眼 就看出来他年纪不小了,而他犹称结实的体魄,也让人不难想像他必定是因长年劳动才 练就这样的体格。

  以他这样年纪的人来说,虽然身体状况良好,但肩上的沉重负荷,还是让他累得气 喘吁吁,不由得停下脚步歇息。

  他坐在柴堆上,看着越来越黑的天色,冷风也越来越强,他不禁打个冷颤,想到妻 子在家中引颈盼望的焦急神情。

  这一想,他咬了咬牙,又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将干柴背上肩膀再度上路了。

  王祥大步的向前走着,冷不防被地上不知名的东西给绊了一下,他差点栽个大跟头 ,忍不住在心里咒骂了好几声。

  当他稳住身子想要瞧瞧是啥东西时,那东西却动了动,还发出声响。

  “好……冷……”

  微弱的声音很快地消失了,王祥却吃了一惊,“是人?!”

  他赶紧放下肩上的干柴,蹲在地上查看着,“哎呀!还是个年轻的姑娘呢!姑娘、 姑娘,你怎么了?”

  那名女子却屡叫不醒,似乎是昏迷过去了。

  心地善良的王祥当下顾不得一旁的干柴了,赶忙扶起那名姑娘直往家里冲去。

  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要请个大夫很不容易,更何况现在天都黑了,所以王祥夫妇 只能让她躺在被窝里、喂食姜汤,幸而那年轻姑娘只是冻得晕过去,没两个时辰,她便 转醒了。

  一醒来,她望了望四周,疑惑地说:“这是哪儿?我怎么曾往这儿?”

  王祥见状,将他看见她倒在路边的事大略说了一遍。

  “谢谢你们,否则这会儿我恐怕已经进了鬼门关……对不起,这样惊扰两位,真叫 我过意不去。”

  “姑娘,你快别这么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知姑娘姓啥名什?怎么会在这 种天气下倒在路上?”王祥不解地问道。

  眼前的年轻姑娘衣着和气质都不俗,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怎么会来到这种偏僻的 地方呢?

  那姑娘闻言,淡淡一笑,“我叫古婵云,是想到山上的普陀庵出家的。”

  第一章

  月影西斜。

  拢着薄雾、闹着春意的大地正渐渐地苏醒着。

  在层峦旦翠的山峰底下一大片平畴绿野,散落着几十户人家,自成一座与世无争、 民风淳朴的小村落。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山而居的几户人家自然以打猎、农耕为生,王祥 夫妇便是居住在此,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典型农家生活。

  王祥年逾半百却膝下犹虚,自然深以为憾,但在无法违逆天意下,也只能认命的接 受。

  夫妻两人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几个月前的一个冬夜里,王祥无意中救了一名 年轻姑娘后,生活才有了新的趣味。

  “老伴呀!我想收云儿为义女,你看如何?”王祥看着一点也显不出老态的妻子, 说出他想了很久的事。

  “我正有此意。虽然咱们不清楚云儿的身世来历,可是她人长得漂亮又贴心,她来 了以后,不仅让这个家热闹多了,还用药草治好了咱们的老毛病,真可说是天上掉下来 的礼物啊!”王婆笑逐颜开地道。

  王祥也是笑意不断地频频点头,“你说得对极了!更何况她年纪轻轻的,实在不该 就这样出家做尼姑。”

  “是啊,这样纤细聪慧的姑娘,不该在尼姑庵里埋葬青春的。既然她说孤身一人, 所以了无牵挂地想出家,那我们就收她为干女儿,或许她就会打消此意了。”说到这里 ,王婆想到往后有人可以承欢膝下,心中乐不可支。“阿祥,待会我就去问问云儿的意 思,尽快将这事办了,你看好不好?”

  王祥一听,自然是满口应允。

  夫妻俩便一前一后地来到厅堂,看见古婵云正在盛着热腾腾的稀饭,桌上放着好几 碟香气四溢的小菜。

  “早啊!王老爹、大娘,我正要叫你们吃早饭呢。”一见到这对心地善良的救命恩 人,古婵云便绽出笑靥招呼道,“快坐下来趁热吃吧。”

  王婆看着满桌的可口菜肴,忍不住心疼地望着一身粗衣村妇打扮却掩不住雅致气质 的古婵云说:“云儿,大娘不是说过吗?这些家务粗活由我来就好了,你怎么又抢着做 呢?”

  闻言,古婵云笑意更深地说:“大娘,我不是抢着做,我是想要练练手艺,否则岂 不是枉费你的一番教导?”

  自从被救后,古婵云对自己不事生产却白吃自住感到愧疚,因此她把握每一个能尽 一己之力的机会,可是王祥夫妇将她当成娇客,老是不让她动手帮忙,所以她只得说个 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想让他们心安。

  王婆闻言,既欢喜又怜惜,不禁想起古婵云跟着她学煮菜那副手忙脚乱的模样。而 她的不谙厨艺,也让王婆知道她必定出身不错,才会对厨房家务一无所悉。

  不过古婵云很聪明,几个月下来,如今她的厨艺一点也不比王婆差,做起家务也是 有模有样的,还不时抢着做,更博得两老的欢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