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因为笔力有限,一直以为这个故事会永远藏在心底了。
就在去年初SARS首次冲击着整个华人世界时,电视报纸每天布满着哀伤难过的消息,令人恐慌的传染途径,染病患者和家属们的无助,插管、呼吸器、垂危、死亡……我的记忆又回到多年前,那些被迫的隔离、医院的来回奔波、加护病房外的焦虑等待,仿佛再一次重现,类似的情况,母亲患肺结核的岁月。
肺结核曾是台湾十大死亡原因之首,甚至被称为国民病,人人谈之变色。在一九六○、一九七○年代,几乎全部的医疗心力都投注在这方面,使台湾公共卫生的发展在亚洲地区首屈一指,不少国家都来观摩学习。
那时候,常可见白衣护士骑着脚踏车,带着医护包,以天使般的笑容穿梭在大街小巷之间,去探访居家病人和贫苦家庭。这本书的女主角晴铃就是其中一位,男主角形容她,像一只翩翩飞舞的白色蝴蝶。
她代表着我所知道的那些热忱、奉献的医护人员。
当大家批评着现在公共卫生制度名存实亡,应付不了紧急事件时,我突然好想写她,写那曾经存在的美好一页。
刚开始,只是先尝试记下一些场景,暂且搁着……再经过半年,觉得或许可以了,才动笔写我“台湾调”的这一段故事。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孤儿意识〉
曾有读者说言妍书中充满了孤儿和孤女。算算看,父母双亡的、有父无母的、有母无父的,女主角有一半以上,男主角有三分之一强,几年没计划地写作下来,我也没想到会有这种结果,有点惊心,但其实是可以分析的。
由个人来看,小时候家附近有个“明心育幼院”,我常常去玩,又是个爱听故事的孩子,耳朵早早装满各种破碎家庭的沧桑史,按照“孟母定律”,我脑子必然受到影响,变得特别容易感应人间孤苦伶仃的伤痛。
由社会来看,台湾有很长时期处于孤儿的心态,如日据时代的怨忿、国民政府迁台后的忧怅,都有极深的认同、追寻、何处是儿家的问题。
在这两种氛围下长大,人就不得不染上一种奇特的飘零感;后来,自己也在一个半月内相继失去父母,就更加强那种感觉了。
于是,拾取一块块流散的碎片,以妍美的文字来补成圆满,即使最“一无所有”的废墟,都想办法让它发出最大的光亮和热度,将天地无情变有情,成为我最强烈的本能。
这本书中的男主角雨洋,即代表着一九六○年代岛上一群孤独流浪的人。
至此看来似乎非常严肃,项姐还曾写下数百言书来婉劝,怕我走火入魔,直到看了我前几章初稿,才放下心来。
我绝对、绝对遵守言情小说的规则,一切以“爱情”为主,以上种种都化入背景,成为朦胧的时光流转,只放一些在前言,供想看清楚的人做小小的参考。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爱情的原貌〉
爱情的原貌,我想,应该是两情相悦、天长地久,由绚丽到淡美、由激情到柔情,源源流过我们的生命,一种身心无可比拟的结合和满足,决定着人生是否幸福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因为时代环境的异迁、思考模式的改变,爱情也如万花筒,尽管那些形状、色彩、珠子、亮光都在,但每一旋转,都呈现令人眼花撩乱的各式图案。
过去几年来,我试著书写不同世代的不同爱情,就台湾本土乡情的有:
一九四○年代未能逃脱封建重门的朱宽慧、逃脱出来的朱惜梅。
一九五○年代逃婚的杨君绣、嫁父亲学徒的黄敏贞。
一九六○年代挣脱贫民区的伍涵娟、嫁外省人的陈晴铃。
君琇也是嫁外省人,但《荒雾奇缘》比较偏向浪漫传奇的调性;而《情灵》中的晴铃,则是采取较写实的笔触--这两个故事可算一组,彼此“对照”。
另外,书里还有两个小对照,一是稍早发生的“挽歌小姐”事件,因属真人真事,不便明说:一是稍后的郑荣美事件,曾在《带翼天使》中出现,也因偏言情而一笔带过,如今回复它省籍悲剧的本质。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诗人〉
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困难度--男主角雨洋是一位诗人。
诗,曾是我最爱的文学形式,在少女唯美梦幻的年龄,最先学的也是诗。
后来,悟性太差,半途而废,转呀绕的,竟改行写小说去了,回头再看“诗人”二字,总是既伤心又害怕(所以,我书中不时会冒出几首诗来,那叫做“阴魂不散”,常在夜深人静、神窍涣散之际,如被我埋葬的死不暝目冤鬼,呜……呜……地,由笔尖底飘出来)。
正如我其它书中的人物,这位诗人也有本尊的存在,因为偷偷侧写之故、版权问题之故,即使他有许多好诗,也不敢拿来大方使用。
只好翻橱倒柜去也,找出自己以前习作的残诗断诗,看能不能“弃诗回生”,来稍稍充混一下。结果,我的程度实在差诗人太多,不敢张冠李戴,怕错毁诗人名声。几番考虑下,还是决定以避重就轻的方式,诗的部份点到为止就好。
总之,诗部份不好,是我的错,与诗人无关。
况且,写的是爱情小说,不是诗人传记,请大家多多包涵!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矿场〉
台湾北部的基隆河中、上游,曾是开采煤矿的“黑金之乡”,由桐菁、平溪、三貂、瑞芳……轻便火车来去,鼎盛一时。
我很久以前去过几次,但记忆已然模糊,本来想跳过不写。但男女主角的确待过矿场,也是他们恋爱很美好的一段,我不得不硬着头皮稍稍叙述。
一九七○年代,由于石油的大量使用,加上矿区灾变频传,这条煤矿带逐渐没落,如今只能供人怀古凭吊了。
大家若有兴趣,可沿着铁道去参观那儿的老矿区和博物馆,也可感受一下我故事中的那段山林岁月。
楔子
(遗 址)
到台北来,若不是那么匆忙,也风清日爽的话,就走一趟公园路吧。
明丽昂扬的大道上,有学校、国家图书馆、中央部会机关,来往的叠踏人潮,有的步履闲适,有的急促如飞;有时脚底轻快如生莲,有时又稳重如缚石。
时间够多的话,还可以驻足在学校外听读书声,再到图书馆闻书香,喝完一杯咖啡,然后往火车站的方向走。
面朝左边巷弄,可寻到排比的书店和各式的小吃;肚子饿了,点心挑千层糕、水晶饺,正餐是色料淡美的海鲜面。
右边呢?右边是属于古老回忆的。
如果这一天正好心脏够强可以不怕在人群中哭泣,也正好想翻开被岁月封尘的往事,就向右弯进某一条叫“青岛西路”的街吧!
那条街怎么看颜色都暗淡一些,耳边总有隐隐的秋风萧瑟声,座立于旁有一栋曾是“慢性病防治局”的建筑,更以前叫“结核病防治院”、“防痨局”的,多少年来始终像一张没有换过季节的旧照片,惘惘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