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言情小说手机站 > 魅眼王妃(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第 24 页

 

  若儿走进大殿,感觉仿佛正走向断头台。

  她凭借本能,知道黑暗的墙边正是各位大人的落坐处,她希望能见到拓跋圭,她知道他一定在这里,她想看看他是否安然无恙,看看他是否在为她担心。

  可是大殿光线太暗,她只能凭借想像力,猜测他正坐在自己正前方的大门边,因为那里是最能看清楚她的地方。

  本想等眼睛适应黑暗后找到他,可是没时间了!两个侍卫走来架起她,将她放到大殿中央的桌子上,那上面已经放置了龟甲和卦盘。

  她立刻收敛心神,专注于眼前的事,今天的卦象关系到王上的理想和抱负,关系到魏国的命运前途,因此她必须全神贯注。

  她将十二块龟甲以特殊的方式摆放在卦盘上,再将其点燃,然后盘腿面对大门坐好,她腰背挺直,微闭眼睛,深呼吸,聚集精神。

  十二道火焰发出的光芒将幽暗的大殿照亮,照耀着身边那些模糊的脸庞。

  太阳缓缓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由半敞的大门泄入,洒在她身上,与火光相融,为她镀上了一道金光,她的美丽霎时震撼了所有人的心。

  一片赞叹声出自大人们一向傲慢的口,平日极少到羊圈去的贵族、大爷们,此刻终于明白何以王叔甘愿受那么多罪,也要亲近这个女孩的原因。

  他们忘记了祭祀的目的,只是瞪大眼睛,注视着她美丽动人的容颜。

  拓跋圭看到身边直射向若儿的异样目光,焦躁地在椅子上转动身躯,若非紧捱着他的张衮用手悄悄按住他,他也许会跳起来,遮挡住那些不敬的目光。

  若儿对美丽的或丑恶的一切都看不见,她的精神已经脱离了现实,在飘渺的虚空漫游,寻找神灵的启示。

  她眼睛微闭,口中念诵不止。突然间,她的身子一颤,随即双目张开,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没人可以忽视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呼唤人心的力量。

  而她,显然已经进入一种非自然的状态。只见她的脸色平静安详,眸光锐利明亮,她凝望着门外阳光普照的天空,大家暗自庆幸她没有看向任何人,否则那人准会在她的目光中灵魂出窍。

  四下一片死寂,人们关注着她的每一个动作,不敢言语,不敢移动,就连已经很熟悉她的拓跋圭,也是第一次看到她如此圣洁美丽,又极富感召力的一面。

  此刻的她,浑身充满了感应的热力,清晰地说:“日升月落,岁月无情,哺育我们的大地正变得荒芜,我强盛的部落正日渐衰竭,神的甘霖降在南方的土地。”

  无数的影像洪水般奔涌而来,她看到了未来的某些片段,如同以往一样,那些东西并非总带给她欢乐,但却对她极具吸引力。

  就像此刻,当弥漫在眼前的图像不断闪现时,她看到了盛世乐园、刀光剑影、阴谋背叛和死亡的阴影。

  忽然,一滴鲜红的血坠落,在她眼前扩大延伸,最终变成为海。

  她猛然吸气,睁大眼睛,只见拓跋圭熟悉的身影正沉入血海中……

  “不──”她面色苍白,无法控制地大叫一声,身体颤抖地倒下。

  “若儿!”一双手用力地抱起她,所有影像瞬间消失,拓跋圭的声音在她耳边急切地响起。“放弃吧,不要再做了,我不要看到你受苦。”

  “不行,她必须做完。”拓跋窟咄狂暴地大吼,他看出若儿已经得到了某种启示,他急于知道结果,所以用眼神示意手下将拓跋圭拉回王座。

  “滚开,不长眼的东西!”拓跋圭斥退那两个男人,双手仍扶着若儿,她也紧紧抓着他。

  “王上……让我做完。”他的声音唤回了她的意识,她多想依偎在他怀里永远不离开,可是刚才忽然中断的影像搅动她的心,她要找出那个预兆的真实意义。

  “你能继续吗?”她眼中恳求的光让拓跋圭无法拒绝,可是看她受苦,他也十分不舍。

  “我行的。”她轻声说。

  想想在座大人们绝不会让这事半途而废,拓跋圭无力地叹息,不顾众多探索的目光正审视着他们,他替她擦去额头的汗水,扶她坐好,然后走回王座,心里暗中发誓,长平王必定要为今天的事付出代价!

  阳光明亮,火焰熄灭,稳定心神后的若儿,却再也看不到消失的影像。

  她低头仔细查看每一片龟甲,发现其他龟甲上的纹路都没有什么变化,可是代表运势的第九片龟甲,却出现了纵横交错的复杂线条。

  她捧起那片龟甲,拓跋圭沉没血海的情景即刻浮现眼前,手中的龟甲也颤动起来,仿佛要飞离出若儿的手,使她几乎握不住它。

  她心念一转,知道这片龟甲将指引她破灾之路,于是赶紧改用两只手捧着它,将它小心地放在卦盘上。

  然后若儿静坐观看,所有人专注的目光都集中在卦盘上。

  太阳光照射着龟甲,它在卦盘上蠕动,最后当它静止不动时,若儿看到它背上的图像与卦盘上呈现的图形相互连接,形成了一幅完整得像刻意描绘的山水图案。

  她凝视着这幅走势如同弯曲河流似的图案,看到它的尽头正是南方,不由得心头一松:王上的选择是正确的!

  “怎么样?结束了吗?”长平王迫不及待地跳到她面前询问。

  “是的,结束了。”若儿指着卦盘。“就在这里,大人请看。”

  “我哪能看得明白?”长平王焦虑万分地命令。“你得宣布卜卦的结果。”

  她看了眼在阳光下虽然明亮许多,但依然有种怪异之气的大殿,大声说:“神灵保佑,国运在南。”

  一听到她的宣布,众人哗然,争相表达各自的意见。

  北部大人叔孙普洛笑呵呵地说:“牛川位于北,盛乐偏于南,如此看来,王上迁都盛乐是对的。”

  “有神灵保佑,我们尽早迁都盛乐吧!”另有大臣为王上的正确决定高兴。

  但在欣喜中也有杂音。

  侯辰就很不信任地说:“这怎么可能,王若儿说错了吧?牛川物产丰富,长平王在此经营多年,迁都等于是置国家于险境,还是暂缓为妥。”

  若儿再次指指自己未曾移动过的卦盘。“卦象在此,这是神灵给予的指示。大人们若有疑问,可自行察看,或请高人解释卦义,其他事,恕若儿无法回答。”

  略通卦术的郎逊等长老,走到桌前,仔细端详面前的卦象,纷纷点头。

  拓跋圭则迳自走来将若儿抱下地,对她说:“晏子在门外,你先回去休息。”

  “不行,她还不能走。”拓跋窟咄大声阻止,却对“魅眼”仍心有余悸,而不敢走近。

  “我说她可以走,她就可以走。”拓跋圭转身面对他的叔父坚决地说。

  拓跋窟咄指指卦盘。“可她还没有测完。”

  拓跋圭同样指指卦盘。“卦象就在那里,她也解释了卦义,大家都亲眼看到那是如何来的,没必要再浪费时间,迁都盛乐,已成定局。”

  说完,拓跋圭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睨着他的王叔,看他还要玩什么花招。

  拓跋窟咄自然很不甘心,堵在门口不让人走。

  他们一个是王上,一个是王叔,各位大人们一时无所适从。

  “咳咳──”见他们剑拔弩张,中部大人郎逊出面做和事佬。“王叔,卦已经结束,王姑娘的事情也做完了,就让她离去吧!”

  “不可!”拓跋窟咄恼羞成怒地说:“中部大人难道忘记了,吾王陛下即位已经月余,王后妃嫔也选出多时,可王上迟迟忽视册封大典,不行大婚之礼,如今王若儿既然能替王上的运势占卜,也该为王上的婚典卜上一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