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珊说:“我们查到与杨子有关所有人的秘密,可是找不到王晶晶。”
“把每块石子翻出来找,逐寸逐寸搜,一定有结果。”
他的毅力叫人吃惊。
在银行区一条横街,酒吧林立,周元忠与之珊找到一家欧洲风情的小店,元忠说:“是它了。”推门进去。
有乐师用手风琴拉奏著名的旧歌玫瑰人生。
之珊跟着轻轻哼。
元忠看着她微笑。
这算是约会吗?他也不知道。
他暗示之珊朝右边看去。
原来梅以和早已经独自坐一角喝闷酒。
有男人向她搭讪,她只是不理。
之珊恻然,“看到没有,这是我的镜子,廿年之后,我也会同酒保说:‘再来一个苦艾加冰’。”
周元忠说:“我不会让你那样做。”
“你,你早已儿孙满堂,忘记我是谁了。”
他们在说笑的时候,只见梅以和又干了一杯。
他俩走近。
梅以和发现他俩,十分高兴,对酒保说:“有人付账了,把欠单取出来交这位小姐。”
酒保如释重负。
他取出账单,之珊一看,不禁一怔,那是五位数字,那么多酒,足够洗澡,不是钱的问题,人会醉死,心事又不能解决,何苦来呢。
她默默结账。
梅以和大声说:“多谢杨子。”
之珊用手按着她肩膀。
梅小姐感慨地说:“你已是个大人了。”
之珊也叹息,“是呀,不知不觉,也长大成人。”
梅以和很有酒意,“你同你甄叔闹翻了?”
消息传得真快。
“老贼遇到了滑铁卢。”梅以和痛快地笑。
“我们知道你受了委屈。”
“不,”梅以和摇头,“是我判断错误,身为专业人士,不能监守自身行为,应受处分。”
“我们有理由相信某人示意你那样做。”
“有人示意你跳楼,你会不会跳?”
她自责至深,不愿开脱自己。
之珊答:“如果我年轻,又爱上一个人,相信这样做会叫他开心,谁知道,女人天性愚昧。”
听到这样的话,梅以和心酸,鼻梁上像中了一拳,强忍着眼泪。
“你想知道什么?”
“我最想知道王晶晶的下落。”
梅以和答:“没人知道她生死存亡。”
“你代表王家那么久,丝毫不见蛛丝马迹?”
“只知她忽然在空气中消失。”
“一个人,高五尺六寸,重一百二十磅,怎样消失?”
“人海茫茫,当年我也曾失踪数载,谁也不曾关心,没有一封信,没有一通电话。”
她忽然伏到酒吧上。
酒保苦笑,“又一个伤心人。”
之珊推一推梅以和,她动也不动。
“独身女子,危险呢。”
之珊说:“未来的酒账,送到杨子律师行结数。”
“最好劝她戒酒。”
“她除却心魔,自然会振作,急不来,凡事有一个定数,到了时候,她啪地一声清醒,并且会诧异地问自己:‘什么,为着哪样一个人’?”
周元忠好笑、“听你老气横秋的演说,会以为你是过来人。”
谁说她不是,还是同一个男人呢。
“只有最最下流的人,才会利用另一人对他的爱,叫人牺牲吧。”
周元忠看她一眼,不出声。
“谁送梅小姐回家?”
酒保答:“过些时候,她会自动醒来。”
走出门口,才发觉酒吧就叫做玫瑰人生。
这种时候,之珊真看不到蔷薇的颜色。
他们到周宅休息。
“你喝什么?”
“长岛冰茶。”
周元忠过去看着她,“之珊,你怎么活脱似一个外国人。”
“我在洋化家庭长大,家人全部持外国护照,我是国际人,你叫我喝寿眉茶,我一样高兴。”
“那么,就喝茉莉香片吧。’
之珊看电视新闻。
这段访问一定是较早时间摄录的片段:“梅以和律师宣布她已退出代表王晶晶家人,警方对此案仍无突破……”
周元忠把茶杯递给之珊。
“悬案。”之珊遗憾。
“你几时考试?”
“快了。”
“我送你去试场。”
“考试是我的职业,我就净会这个,你别替我担心。”
“梅以和突然出现,骤然退出,何故?”
“她已经叫杨子面目全非,应该心足。”
之珊走到书房,看到房中央架起一块白板,上边正中央写着杨之珊三个大字,还有她的一帧漫画肖像,眼睛大大,十分可爱。
“这是我?”
周元忠笑嘻嘻不出声。
“这张图表是什么意思?”
“一切因为你而起。”
“因我?”
“从前,我把事情看得太复杂,原来,杨之珊才是中心人物。”
“怎么说法?”
“你是杨汝得爱女,他一有闪失,杨子大半股份一定落你手中。”
之珊点点头。
“得到你,即是得到杨子。”
之珊抬起头。
“那人,只需利用一个机会,令杨汝得交出股份,他便大功告成。”
之珊用心聆听。
“王晶晶刚好在这个时候失踪,呵,多么好的机会,把这件事搞大,杨汝得只得下台,一切在意料中。”
周元忠说的是什么人,十分明白。
“之珊,这其实是两个合伙人权利斗争事件。”
之珊变色。
“有人要把杨汝得挤出局。”
“你的假设很大胆。”
“那人敦唆王晶晶家人出面做苦主,叫刘可茜娓娓道出旧事,务必使杨汝得没有面目做人,警方没有提出控诉,但社会对杨汝得已有公论。”
之珊作不得声。
“他计得很尽,但是,他算漏了一点。”
是,那拥有一半以上股权的少女,忽然变心,移情别恋,他结果一无所得。
“于是,他叫梅以和收手。”
“梅以和?”之珊跳起来。
“是,她仍然受他摆布,是他叫她回来。”
“不可能!”之珊惨叫:“一朝被蛇咬,终身怕绳索,一个人吃了亏会得学乖,怎可能一次又一次错下去。”
“这就要去问梅以和了。”
电话这时响了起来,周元忠走过去听,说了两句,放下话筒,取过外套。
“之珊,我们走。”
“去哪里?”
他面色铁青,“梅以和在寓所服毒身亡。”
之珊双膝忽然发软,坐倒地上。
周元忠扶她起来。
之珊抱着他的手臂,脸紧紧靠他肩膀,眼泪不停落下。
“我们去看一看。”
之珊点点头。
周元忠认识在场警务人员,可是他现在只能像记者一样,站在黄线以外观察。
小公寓内家具陈设简陋,之珊来过这里一次。
梅以和对她很客气,她请之珊喝冰水,杯子里加一支吸管,当她如小孩子。
元忠从前的同事走过去与他说话。
“无疑点。”
“谁最先发现!”
“管理员闻到强烈煤气味,四处寻找源头,大力拍门,无人应门,又见门口报纸堆积,于是通知警方撬门。”
“房东呢?”
“在外地,正在联络。’
他们把梅以和抬出来,之珊让路。
她装在一只黑胶袋里,之珊什么也看不到,但是还是引起她极度不安,她忽然呕吐。
周元忠过来照顾她。
“我不该叫你来,我先送你回去。”
“不,是我自己想来看看。”
这时警员过来问:“杨之珊小姐?”
之珊点头,“我是杨之珊。”
“这封信写给你。”
他手中的透明胶袋内有只白色大信壳,考究的紫蓝色墨水,秀丽的行书写着“杨之珊小姐收启”。
今日已不大有人用信封信纸亲笔写信了,何况还是这样考究的纸与笔。
没想到梅以和的遗书抓紧了一点点她过去的尊贵。
“杨小姐,请随我们到派出所签收,警方亦想知道证物内容。”
周元忠问之珊:“你可支持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