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言情小说手机站 > 炽情狂涛念香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第 14 页

 

  非但已不在人世间,而且当年发生意外时,陪在她身旁的男人,还显然并非森迎柏。换句话说,她是与丈夫以外的——“中郎将,当时迎柏身在何方?”

  “不晓得,我们只晓得他是在益州听到消息,才匆匆赶回来的,唉,说来也不知该算幸或不幸,原本他们是约好要一起出游的,就是左等不到,右等不来炽涛,思萱他们才会死心先行,不料……”

  是他的冷落酿就了所有的悲剧吗?所以妻子红杏出墙,所以女儿饱受惊吓,所以……他也与她一样,都已尝过遭人背叛和遗弃的痛苦。

  而他现在对自己的宽容与退让,又是不是可以解释为成长的结果、受伤的代价呢?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只有在失去后,才会真正懂得珍棤。

  “这一年多来,思萱就靠他一人照顾?”不晓得为什么,楚楚突然想多了解别后的迎柏,越透彻越好。

  “嗯,他常说在这世上,思萱只有他,而他也只有思萱了,无论如何,他都不能、也不会让孩子受他同样受过的罪,吃他同样吃过的苦;大概是因为如此,所以跟一般的父亲相较起来,他对思萱就宠得多、顺得多,非但在家时,尽量时时刻刻都陪着她,就连出外打战,也不例外。”

  “原来如此,这么说,有许多人指他在战场上走失了女儿是活该,因为他本来就不应该带思萱到那里去,实在是误会他了。”

  “确是如此。”

  “我当时也骂过他,为什么他连一句辩解都无?”

  “与他再多相处一阵子,你就会明白炽涛生平最不爱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辩解了。他常说:‘相信、喜欢、合意就留下,不然便离开,有什么好解释的。’

  他就是性格如此独特的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对万事万物,总是要求完美,不能做到最好,就宁可全部不要;所以,”赵云突然将话锋一转,又绕回到她的身上。“你可以说你们这次的相遇,是思萱的走失促成的,却也未尝不可以解释成是炽涛多年的憧憬成真,思萱问归问,他大可以纠正,说母亲身上的香味是她的幻想啊,毕竟她渐渐长大,也该学着接受至亲已经死亡,再也不会回来的残酷事实,可是炽涛非但没有这么做,还陆陆续续添油加醋,所以到后来,思萱才会认定天生具有异香之人,便是她母亲,只要能够找到这样的人,她的母亲就会再回来,就可以将那场意外当成一场噩梦,梦醒便算了。”

  “难怪……”难怪自己客串跳舞那一夜,被他们吵醒的思萱会惊恐万分的问两人有没有流血?有没有受伤?还有是不是“又”不要她了。

  可怜的孩子,对于那场意外,看来她是显然想忘又无法全部忘掉啊!

  “什么?”赵云以为自己漏听了她底下的话,赶紧追问道。

  “呃,没什么,”那夜迎拍的失态,在之后赵云与诸葛亮与她正式见过面,得知当夜在厅中跳舞的主角,即为救过思萱的应大夫同时,已全部了然,但再重提,总显得迎柏小器,所以后来便成为他们四人之间永不再提的默契,现在楚楚当然也不想破例,便搪塞道:“难怪思萱比一般同龄小孩成熟得多,可是我却不认为这是什么好现象呢。”

  “我以前也一直这么想。”

  “以前?”楚楚好奇的问他:“现在又为什么会改变想法?”

  “因为有你。”赵云由衷的表示:“虽然自去年初以来,炽涛和思萱有彼此为伴,尤其是之前向来独来独往的炽涛,因而好像显得不再那么孤单,但其实我知道他的心底,依然存在着一个无论是功名、利禄、朋友,乃至女儿都填补不了的寂寞空缺,现在有了你,我相信不但是思萱有希望寻回她为了忘却伤恸,而刻意抹杀的那一段记忆,连炽涛,也可能有机会找到他那颗‘火心’。”

  “中郎将,”赵云根本不晓得他这一席话,已在她心中掀起怎样的巨浪狂涛,尤其是那句:“你们的相遇,未尝不可以解释成是炽涛多年的憧憬成真。”楚楚到现在,终于也不能不自问:那我的答应回来,又是不是真的仅仅为了不让他去江东,不让他得知桩儿的存在呢?“你对我……根本一无所知。”

  “应姑娘,我不相信你是如此狷介拘谨之人,”赵云似乎大感讶异。“乱世之中,吾辈但求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英雄尚且不论出身低,我们一般人又有何过去可谈、要谈?”

  楚楚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才笑叹:“我现在终于相信你们那位主公,的确具有和曹操及吴侯三分天下的实力了,因为他既有良将如你,又有贤者如诸葛孔明。”

  “孔明的睿智,的确不输你们江东百姓引以为傲的那位周郎,但要论良将,主公帐下能人甚多,恐怕还轮不到我出头,你过誉了。”

  “与其说我过誉,还不如说是中郎将太谦,楚楚个人以为关将军虽勇猛刚强、忠义两全、世所公认,但骄傲自负,却是他严重的弱点;张飞中郎将嫉恶如仇、颇懂战略、素有‘万人敌’之称,但性急如火,尤其对部下态度粗暴,动不动就鞭打士卒;”侃侃而谈至此,楚楚即因惊觉自己在这里的作客身分,赶紧致歉道:“我信口说来,让中郎将见笑了。”

  “不,我正听得入神,还请应姑娘再往下多说一些,也好供我辈做参考。”

  赵云甚至微微揖身,恭敬的说。

  “唯有中郎将,既能择主而事,不顾生命而忠于职守,去年在曹操大军南下,随你们主公南撤途中,因为乱军与难民相杂,以致刘使君的家眷失散,实际上负有保护他们之特殊任务的你,立刻北返杂乱行列中寻找,便是最好的例证。”

  “既然身负重任,就该尽责到底,”赵云对于至今犹受人人称颂的“长板坡救幼主”,似乎从来就不觉得是件大功。“更何况出入于曹军数次,我非但终能救出夫人及幼主,而且全身上下,未受任何重伤,你真以为是靠神助;或我真有异能?”

  “不,这一点,我们应该感谢徐庶先生的可人,以及曹操的惜才,对不?”

  连这她也都知道?赵云对这名女大夫,不禁愈发觉得有另眼看待的必要。

  “是,我也是后来才听人说,当时曹操遥见我七进七出,甚感诧异,立刻向左右人打听起我的来历。”

  “中郎将真是勇不可当,徐庶先生见曹操有惊异之色,便问他:‘此将如何?’曹操答称:‘是一员可爱的勇将。’徐庶遂顺势建议应保其生,曹操接受了他的意见,果真下令军中不得放乱箭;能得敌方主帅相惜,中郎将难道不该自傲?”

  “纯属侥幸,”赵云依然谦称:“该感谢元直的建言。”

  “那也要曹操听得进去才成啊。”知道刘备营中诸将,向来均不齿曹操挟天子以征天下的行为,楚楚也不便再持平赞誉他什么,遂将话题转回到赵云身上。

  “刚刚说你忠于职守,其实你非但只知勇往直前,还能处处小心谨慎,懂得观察和防备敌人的诡计,综合你至今的战绩,甚至从来没有吃过一次败仗,即便在敌众我寡的危急情势下,也能转危为安,中郎将,你才是刘军营中,曹、孙两方最需留意的大将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