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言情小说手机站 > 美丽的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第 25 页

 

  一抬头,看到女儿闷闷不乐回房来。

  “谁惹你生气?”

  少女只是不出声。

  “好日子快来了,届时要什么有什么。”

  少女没有先头那么乐观,“他靠得住吗?”

  “谁管他靠不靠得住,银行存折牢靠就行了。”

  少女蹲下来,语气有点悲哀,“妈妈,不要这样说话,听在别人耳中,好似一点感情也无。”

  少妇一楞,随即笑了,眼神十分悲切,“感情?它从什么地方来,又到什么地方去?哪来那么多感情?”

  一连串的问号,把少女问得哑口无言。

  老爵士的要求太苛了,一个女子经过那么多,早已把一切感情看淡,怎么还能奢望她有真情意。

  “妈妈,”少女说:“船往回驶泊了岸,我们从头来过,倒处有工作,卑微点不要紧,我们吃得了苦。”

  少妇勉强地讪讪道:“你在说什么呀。”

  “妈妈,让我们自食其力。”

  少妇有点愠意,“我几时借过赊过?”

  少女气馁,颓然坐下。

  “你发什么脾气,人家都答应了:安家费、学费、房子、车子……”

  少女仍然发呆。

  少妇的声音又转柔,“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妈妈已近人老珠黄,作为一个教师、律师,什么都好,三十多岁才刚刚开始,但我是欢场里打滚的女子,你不明白吗,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机会。”

  少女尽最后努力,“你可以找分工作。”

  少妇凄凉地说:“我找过呀,节蓄花光之后,做过工厂、餐馆、文员,哪里都有色迷迷的眼睛,哪里都有想在你身上捞一把便宜的黑手,这才咬一咬牙,跳进海里,小公主,你不会明白,你毋须明白,你甚至不用原谅我。但你必须爱我。”

  少女哭了。

  “嘘嘘,这是干什么,”少妇拍打她的背脊,一如女儿还是婴孩,“苦难快要过去,还哭?”

  那天傍晚,刘爵士派来一名律师,在舱房中与少妇又谈了很久。

  少女倒处逛。

  船上不是没有与她年龄相仿的少男少女,她却不想结交朋友。

  她怕与人家交换身世。

  不,她并没有羞愧的感觉,她只是不想解释,既然一切苦难都由她们母女俩承担,还失复何言,还何需向任何人交待。

  她不要他人同情。

  有人悄悄蹲下坐她身边。

  少女一抬头,看见刘爵士。

  她朝他点点头,今早介蒂忘怀大半。

  刘爵士的手一指,“看到那堆人没有?”

  少女顺势一看,果然有十来廿个男女也正朝他们看来。

  “那是我的儿子,我的女儿,我的媳妇,我的女婿,还有我的孙女孙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统统想在我身上得到赏赐,却不肯给我丝毫温情。”

  他的声音十分落漠。

  “他们想早日得到遗产,希望我早日弃世。”

  少女忽然笑了,“他们可还需等上很长很长的时间。”

  刘爵士听了这话,犹如注射一支强心针,“真的。”

  “当然,那个穿红衣服的是你孙女?”

  “她比你还大三岁。”

  “她看上去不太友善。”

  “你不用理会她,你做得到吗?”

  少女笑,“难度更高都没问题。”

  “好孩子。”

  少女看他一眼,“你偏心于我而已。”

  刘爵士不语,这孩子聪明得惊人。

  少女低声问:“你会照顾我母亲吗?”

  刘爵士答:“只要是合理的,她要什么都有。”

  少女笑,“放心,她的要求很低,绝不会要飞机大炮。”

  “你呢?”刘爵士问。

  “我想读好书,养一只小狗,天天放学有热饭吃,以及有人陪我说话。”

  “你的要求也不高。”

  少女答:“可是一生都这样,我于意已足。”

  这个时候,律师毕恭毕敬的出来,对刘爵士说:“冯太太已完全同意,我们可以签署文件了。”

  少女的脸微微苍白起来。

  爵士进舱去,少妇矜持地迎出来。

  律师把文件摊开来。

  少妇用兰花指取起文件轻轻读出:“立约人刘余庆与冯星——”她错愕地抬起头来,“冯星?”

  她瞪着女儿,少女神态异常镇定。

  少妇沉默良久,胸头如被人重击一下。

  她再转过去看刘爵士,刘某亦静静地看着她。

  少妇霍地站起来,“你与她,你要的是她?”少妇觉得怪异得不能再怪异,荒谬得不得再荒谬,又有种被人骗入壳的感觉,急痛攻心,心绪失去控制,竟哈哈大笑起来,直到笑出眼泪来。

  一间房内四个人,包括律师在内,除出少妇,都知道合约中的甲方是刘余庆,乙方是冯星。

  少妇太过自信,低估了刘某人。

  律师清清喉咙,“冯太太,你要的,全在协议书里面了。”

  少女忽然也开口:“对,妈妈,你要的,全在里边。”

  少妇看着女儿,声音颤抖,“你一直知道是你?”

  问得多么多余。

  “你愿意?”

  少女轻轻答:“你说这是最后的机会。”

  少妇跌坐,勉强看完合约,白纸上黑字一个个似会跳舞。

  合约措词非常含蓄合理,当作刘某欠冯氏母女一笔债项,协议分期偿还,条件是,期间冯星必须住在某街某宅。

  冯星未满十八岁,由母亲代签。

  少妇拿着笔,无法书写。

  少女仍以那天真的语调说:“船快泊岸,母亲,凡事想太久是不行的。”

  说故事的人的故事

  陈佳,是一个说故事的人。

  不不,她不是说书人,说书这个行业,早已式微。

  况且,多数说书人讲的,是他人的创作:三国、水浒,丰富的情节,灵活的人物,经过说书人的技巧,使听众如痴如醉,在湖畔的冷亭,一边品尝香茗,一边听故事,消遣半个下午,真正享受。

  管它是不是艺术,已经造福群众。

  陈佳用现代方式说故事。

  她的故事,全部属于她个人创作,换句话说,她是一个写作人,她主要的作品,全部是小说。

  陈佳有许多许多读者。

  经过出版社安排,每隔一段时间,她会与读者会晤。

  她的读者群多数是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女性,陈佳与她们生活在同一城市同一环境,交通殊无困难。

  这一次,聚会的地点是陈佳渡假的郊外别墅,与她见面的读者四女一男,全是年轻人。

  经过介绍之后,谈谈笑笑,年轻人同年轻人很快熟络,吃过茶点,大家围着陈佳,起哄,叫陈佳说故事给他们听。

  陈佳笑说:“我不会讲,我只会写。”

  其中一名叫微微的少女说:“陈姐姐,这样吧,只说一个开头。”

  另一位叫之之,也跟着说:“请陈小姐构思起点,我们接着说下去,看看故事能否成立。”

  陈佳笑,“这叫集体创作,影视界的剧本就是从此得来。”

  之之的妹妹思恩睁大眼睛,“真的,谈谈笑笑就能赚稿费?”

  大家推她,“你也来赚赚看。”

  “陈佳小姐,”唯一的男生家康发言:“我觉得这项建议很有意思。”

  大伙见他举着右手,像是同老师说话,一本正经,神情严肃,不禁笑出来。

  陈佳想了一想,缓缓道:“故事的构思过程,十分玄妙。”

  一个短发女孩子秀秀问:“是不是靠灵感?”

  陈佳又笑,“靠翻覆思想才真。”

  之之说:“家母一直叫我们不要想太多。”

  陈佳答:“如果你是一个说故事的人,你不能不想太多。”

  “请你说一个故事给我们听。”思思恳求。

  陈佳想一想,“好吧,我把故事开头,你们给意见。”

  大家静下来,迸息以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